高三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4-05-22 19:31:19
高三物理说课稿

高三物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物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磁铁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为下一步学习磁铁的两极和指南针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铁。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目的是调动学生回忆曾经玩过和见到过的磁铁,已获得对磁铁的初步认知。一方面,交流我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知道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及磁铁的名称。激发学生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第二部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这部分首先是让学生通过猜想和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通过对比、讨论的方法找出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这部分是以一个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书上提供的两个范例,相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设计出实验方法来。比如用磁铁的各个部位去吸引一堆回形针,观察磁铁的各个不同部位吸引的回形针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还可以分别用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去靠近同一根大头针,观察磁铁的各个部位能把大头针吸引过来的距离是不是一样,以检验磁铁哪部分磁性强。如果学生都想不到呢?教师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然后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磁铁两极磁性最强”是不是真正认识、理解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验证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一样。

在探究了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学生“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时,学生们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学生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磁铁有磁性、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2、指导学生探索,知道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建立“磁极”的概念并认识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

2、能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扬声器一个,防盗报警门模型一个。

观察演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型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分组实验:磁铁、塑料勺、铁汤勺(食堂有)、铁勺、铁钥匙、铜钥匙、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塞、塑料尺、纸片、棉签等、

三、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本课分六个环节来展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魔术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表演《喇叭变话筒》

课堂开始,我先出示一个喇叭,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学生一定会说是喇叭,我说是话筒。学生感到惊讶,同时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明明是喇叭怎么会是话筒呢,接下来我就对着喇叭说话,音箱里传出响亮的声音。学生惊呆了,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借此机会向学生道明其原因。其实喇叭和话筒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即可当喇叭用也可当话筒用,因为喇叭和话筒上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老师指着底部的磁铁,学生恍然大悟说是吸铁石。吸铁石还有一个科学名叫……学生齐答:磁铁。老师板书:磁铁(引出课题)

强化课题:磁铁俗称吸铁石,不过在课堂中我们要注意科学语言,我们应该把它叫……学生齐答:磁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喇叭为道具,把喇叭当话筒用,让学生在物体识别上产生冲突,进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让其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吗?

预计学生可能说:磁性黑板、冰箱门、铅笔盒。

你们看到的磁铁都有什么形状呢?谁来说?

预计学生可能说: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环形。

我出示常见的磁铁问:你们能给这些磁铁取名字吗?让学生说……

为了便于我们的实验研究,科学上根据磁铁的形状特点统一取名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和方形磁铁等。

板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让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为磁铁起名称,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学生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玩磁铁:

这个部分内容我是通过玩磁铁这一开放性的活动展开的,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话方式:你们玩过磁铁吗?玩过的请举手,学生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接着问:想不想再玩磁铁呢?投影出示活动要求:1、看哪一组同学的玩法最多,发现的密秘最多。2、老师在你们桌上放了许多物体,你们猜一猜,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做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在表格中能被吸住物体名称后划“√”不能吸住物体名称后划“×”5分钟后宣布活动结束,指名学生汇报玩磁铁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和实验结果。

(2)、了解磁性:

老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出“能被吸住”和“不能吸住”两张卡片。根据前面学生的汇报情况,指名一个小组上来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体名称的纸片分类贴在黑板上。问:这些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预计会说:都有铁的成份或者说都是铁做的。师:说得很好,这说明磁铁它有一个什么性质呢?预计学生会说:“能吸铁”。师:出示一张卡片,上写有“能吸铁”。学以至用:老师今天来得匆忙,没有带双面胶,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不用双面胶,怎样把这张小卡片贴在黑板上?生:上来用磁铁贴上。借此机会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预计学生会说:因为黑板是铁的,磁铁能吸铁所以把纸片吸在黑板上了。师:那么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这个性质叫磁性。(板书:磁性。)

(这一环节学生玩磁铁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玩出新花样,发现更多现象,产生更多质疑,同时又赋予一定的任务,有了任务就有了目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实验要求,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去感知并认识磁铁的磁性。当中设计了一个上黑板贴卡片的活动,让整个课堂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老师没带双面胶如何把卡片贴黑板上,学生马上会想到用磁铁,并让学生上黑板来完成贴卡过程。这一设计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磁性”的理解程度和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磁性”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为下一步研究磁极奠定基础。)

高三物理说课稿2

一、 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高三物理八模考试(陕西省20xx届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讲评。

二、 说学生现况

理综物理I卷共8个选择题,其中涉及力学部分考点的有4道题,涉及电磁部分考点的有4道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力学部分得分率较高,最好的是15题追及和相遇问题,电磁部分得分率较低,最差的是20题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判断和小计算。I卷集中反映出学生两个问题,一是电磁部分掌握较差,二是复习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

三、 说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试卷,查漏补缺,明确问题,矫正错误,并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矫正,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试卷评讲,增强学习信心;培养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矫正

教学难点: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法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六、 说教学过程

三段:自主阶段——合作阶段——反思阶段

(一)自主阶段

一、教师试卷分析

1、学生得分情况与考查知识点:(PPT展示)

2、老师评析总体答题情况,表扬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

二、学生自主纠错

要求:对基础性的试题,概念性的问题由学生参考课本及辅导书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先独立纠错。

(二)合作阶段

三、小组合作讨论

要求:小组内互助,对自己还不能改正的题目,主动向小组其他同学请教,鼓励答题正确的同学将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讲给本组答题错误的同学,重点是探索方法和思路。

四、师生共同探究

目的:知识建构,方法建构

要求: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自己错误的思路、解题方法,其它小组有能力帮助解决的请代表进行讲评,学生之间都不能解决的或分析不清的,教师重点讲评。

五、考点补偿训练

要求:限定时间,完成对点训练题

六、反思总结提升

要求:学生根据《八模考试自我分析报告单》,对本次考试涉及的考点,自己的致错原因、对存在问题的反思、近期目标、对老师的期望和建议等进行反思总结。

  【课堂小结】 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

1、错因归纳 2、知识建构、方法建构

【作业布置】完成本次考试的考试分析报告单

七、说设计意图

高三物理说课稿3

各位老师: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自感与互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作为电磁感应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它是前四节内容的延续,另外本节课中,学生将正式接触到在实际电路中的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分析,可以为后面的交变电流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还有特别多的电路分析实验,可以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的习惯,也为以后的电磁学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是学生分析:对于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物理的高中生而言,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智力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从小小的实验现象引入概念,能够更为有效的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概念。同时,高中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真正融入到整堂课的学习互动当中。此外,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学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等相关知识,对自感与互感可能存在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严密的科学认识,同时不容易接受“自感”这一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互感与自感现象;

理解互感与自感的定义;

掌握互感与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够解释互感与自感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认识自感与互感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体会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自感互感现象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生活出发,使学生认识认识自感与互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分析自感与互感现象的本质;

教学难点:

自感与互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解释生活中其他的自感与互感现象;

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设计思想。

本节课强调寓教于乐,师生互动的教学特色,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演示小灯泡的“闪亮”现象的同时,一起分析探究产生小灯泡闪亮现象的原因,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突破了本节知识的难点。在“闪亮”现象演示实验中,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充分思考,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得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及问题讨论,及时解决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疑问,减轻学生负担更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作业几道实验现象分析题,摒弃题海战术,启发学生思维,既熟悉了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真正实现本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最后,板书设计,基于知识的内在联系,用简洁、清晰地展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与课件形成很好的互补。

《高三物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